|
![]() |
|
|
益生菌在牛羊养殖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等功能,显著提升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以下是具体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主要应用方向
1. 促进消化与营养吸收
- 反刍动物(牛羊):益生菌(如乳酸菌、酵母菌)可优化瘤胃发酵环境,提高纤维素分解效率,促进挥发性脂肪酸生成,从而提升饲料利用率。
- 幼龄动物:犊牛、羔羊肠道发育不完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能快速建立有益菌群,预防腹泻,增强营养吸收能力。
2. 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 益生菌通过竞争抑制病原菌、刺激免疫细胞活性(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降低腹泻、肺炎等常见病发生率,减少抗生素依赖。
3. 改善肠道健康
- 平衡肠道菌群,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增殖,缓解便秘或腹泻(如因应激或换料引起的消化紊乱)。
4. 促进生长与生产性能
- 提高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对泌乳牛羊可增加产奶量及乳蛋白含量,改善乳品质;对育肥羊可缩短出栏周期。
5. 应激管理
- 缓解运输、分群、高温等应激反应,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减少应激性腹泻。
6. 环保与减排
- 减少瘤胃内甲烷生成及粪便中氨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圈舍空气质量。
二、常用益生菌种类
- 乳酸菌(如乳酸杆菌、乳球菌):调节pH值,抑制病原菌。
- 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耐高温,增强消化酶活性。
- 酵母菌(如酿酒酵母):促进纤维降解,稳定瘤胃环境。
- 双歧杆菌:关键于幼龄动物肠道定植。
- 复合菌剂:多种菌协同作用,效果更全面。
三、应用方式
1. 直接饲喂
- 添加至精料、粗饲料或饮水中,需确保菌种活性(建议使用包被或冻干制剂)。
- 常规剂量:每吨饲料添加1×10⁶~1×10⁹ CFU(菌落形成单位),具体依菌种和产品说明调整。
2. 青贮饲料添加剂
- 益生菌(如乳酸菌)可改善青贮发酵,提高饲料适口性与保存性。
3. 疾病恢复期辅助
- 配合药物治疗腹泻时,补充益生菌(如布拉氏酵母菌)以恢复肠道菌群。
四、注意事项
1. 菌种选择
- 需符合国家《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优先选用耐胃酸、耐高温的菌株。
- 避免滥用未经验证的菌种,防止菌群失衡。
2. 储存与使用
- 避光、低温保存,开封后尽快用完;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投喂(间隔2-3小时)。
3. 长期效益
- 益生菌需持续使用2-4周才能显效,短期使用效果有限。
4. 个体差异
- 不同品种、年龄、健康状态的牛羊对益生菌反应可能不同,需针对性调整方案。
五、典型案例
- 犊牛腹泻防控:早期灌服含乳酸菌的益生菌制剂,可降低腹泻发生率。
- 奶牛产奶量提升:日粮中添加酵母菌,产奶量提高5%~10%,乳脂率增加。
- 肉羊育肥:复合益生菌(芽孢杆菌+乳酸菌)使日增重提高10%~15%。
六、总结
益生菌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能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养殖成本并提升畜产品品质。实际应用中需科学选菌、合理配伍,并结合饲养管理措施,以实现最佳效果。建议在兽医或专业指导下制定长期使用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