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宁让鸡饿一天,不让鸡渴一时。但许多养殖户在养鸡过程中总认为多喂料、喂好料就能养好鸡,却忽略了饮用水的问题。
水直接参与养分的消化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血液循环,体温调节,保持体液的平衡和各种器官形态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鸡对水的需要量是持续的,必须给鸡提供新鲜的饮用水,如果供应不足就会影响鸡的生产和健康。蛋鸡缺水会导致饲料的消化吸收不良,血液浓稠,体温上升,生长和产蛋均受影响,而且粪尿中的水分也会显著下降,甚至造成动物脱水。体重下降,肾脏对氮和电解质(钠离子、氯离子)的排泄量增加,脉搏加快,最后衰竭而死。有研究表明,当鸡体水分损失量占体重的1%-2%时,就会明显影响食欲,尤其不愿进食干饲料。采食量的下降进而影响鸡的生长发育。随着缺水程度的进一步加重,蛋鸡机体失水增多,可导致鸡完全停止进食,消化机能衰退甚至完全丧失,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也会减弱。若长时间持续缺水,可导致机体内水分大幅度下降(若体内水分丧失8%-10%,就会引起生长代谢紊乱)。有研究发现,蛋鸡失去全部体脂和50%的体蛋白仍然可以存活,但若失去体内水分的10%,便会导致死亡。例如,一般来说,鸡在生长发育时期若断料10天,只要饮水供应充足,就不会引起死亡,但若断水3天,即使保证饲料的供应量和饲料质量,仍会渴死。缺水12小时以上,会使产蛋率下降,并且产出无壳蛋和软壳蛋的比例增加。
有人通过实验发现,蛋鸡缺水24小时,产蛋率下降30%,若之后补充足够的饮水,仍需25-30天才能恢复之前的生产性能(产蛋量恢复的时间要比缺水的时间长很多)。缺水36小时以上时,蛋鸡的死亡率明显升高。若再经过更长时间(36-40小时)的缺水后恢复其供水,可能会引起“酒醉综合症”(也叫“水中毒”),并导致死亡。而在炎热季节断水48小时,会造成更严重的死亡现象。除此之外,严重缺水,还会造成鸡体体温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