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然而,我们偶尔也会发现:当我们过于沉入某一个“点”时,可能会不自觉地将它变成工作的全部。比如:为了追求一个参数的极致完美,延误了整个项目的交付时间;为了处理一个突发的次要任务,打乱了全天最重要的工作节奏;为了完善方案的某个细节,忽略了与其他部门的协同进度……
这种“顾点失面”的情况,往往会让我们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并实现“以点促面”,让每一个扎实的“点”都能推动全局的“面”向前发展呢?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统筹能力”这项至关重要的职场素养。
1、全局观:清楚知道你手头的工作(点)在整个项目、整个部门乃至整个公司战略(面)中的位置和价值。
2、优先级:能准确判断哪些事情是“重要且紧急”的,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从而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3、连接力:能看到A任务与B任务之间的关联,能预见到你的决策对上下游环节可能产生的影响。
4、灵活性:当计划被突发情况打乱时,能快速调整资源分配,确保整体目标不受严重影响。
二、 如何修炼?四个实用心法,助你成为统筹高手
心法一:开工前,先“画地图”,而非直接“跑步”
行动建议:在接受任何任务或启动项目时,别立刻扎进细节。先用5-10分钟思考,并尝试画出“思维导图”或“工作关系图”:
目标是什么?(最终要达成的面)
关键节点有哪些?(需要完成的点)
这些节点的先后顺序和依赖关系是什么?
需要哪些资源和支持?需要与谁协同?
最大的风险或瓶颈可能在哪里?
一句话总结:先构建全局认知框架,再填充细节内容。这能让你始终知道“我现在在为什么而忙”。
心法二:学会“按暂停键”,定期复盘校准
行动建议:设置强制性的“复盘点”。例如,每工作1-2小时,用3分钟自问:
“我当前做的事情,对最终目标贡献度最大吗?”
“我的进度和整体计划匹配吗?有没有偏离主线?”
“有没有更高效的方式来完成这个点?”
工具推荐:利用日历工具设置定时提醒,标题就是“抬头看路时间”。
一句话总结: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定期暂停,是为了跑得更快更直。
心法三:沟通,沟通,再沟通!让信息流动起来
行动建议:“顾点失面” often是因为信息孤岛。当你埋头苦干时,一定要主动:
向上沟通:定期向主管简要汇报进展,确保你的方向与期望一致。
平行沟通:与协作同事保持信息同步,你的“点”可能是别人的“起点”,避免工作脱节。
向下沟通:如果你带领团队,要确保成员不仅知道“做什么”,更理解“为什么做”。
一句话总结:统筹是协同的艺术,而沟通是协同的血液。
心法四:拥抱“80/20法则”,追求有效完美
行动建议:承认资源(时间、精力)的有限性。将80%的精力投入到能产生20%关键影响(推动全局)的工作上。对于次要细节,学会“满意即可”原则,达到80分即可交付,不必追求100分而耗费过度资源。
一句话总结:统筹的本质是选择和取舍,智慧的放弃有时比盲目的坚持更重要。
统筹能力不仅是个人的修行,也需要团队文化的滋养。让我们共同努力:
领导者:在布置任务时,多花一分钟讲清“背景和目的”,而不仅仅是“内容和deadline”。
老员工:分享你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新人快速建立全局视角。
每一位同事:敢于在陷入细节时提问,乐于在同事跑偏时友善提醒。
总结一下:
我们崇尚深耕专业的“点”,更追求赋能全局的“面”。希望每一位同事都能成为“眼中有光(看清全局)、脚下有路(扎实行动)”的统筹者,让我们的每一个努力“点”,都能串联成公司发展的壮丽“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