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利德尔(河北)药业官网!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人才中心 > 冬春季节蛋鸡的饲养管理
冬春季节蛋鸡的饲养管理
时间:2015/4/7 8:53:21 浏览:3627次

1 冬季蛋鸡的饲养管理

冬季气温低,管理的重点是注意防寒防湿、协调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加强光照管理等。

1.1 防寒防湿
冬季蛋鸡饲养管理重点在于鸡舍的防寒。产蛋鸡舍内温度以保持在18-23oc为宜,当鸡舍温度低于7℃时,产蛋量开始下降。确保舍温维持在8 以上,是鸡舍温度控制的底线。对于背部和颈部羽毛损失较多的老鸡,在低温下容易因散热过多而影响生产成绩,并有可能因此增加15%-20% 的采食量,这种情况下有羽毛缺失的老鸡舍应尽可能维持较高的温度。

成年鸡体型较大,体温较高,加上蛋鸡舍饲养密度大,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维持在适宜温度范围内。但如果不能维持或在寒流来袭的情况下,采用一些保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减少因为寒冷引起的生产波动。如用保温材料封闭鸡舍四周所有门窗,或在门窗外侧加挂棉门帘等;在舍内设置取暖设备,如煤炉、火墙、火道、热风炉等;适当加大饲养密度,尽量不留空笼等。

冬季鸡舍湿度过大会增加散热,不能达到鸡舍保温的效果。因此,这种情况下就要设法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圈舍要勤打扫,同时要控制少用水,避免舍内湿度过大不利保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带鸡消毒的频率和时间。可用生石灰铺洒地面进行消毒,同时生石灰还可吸收潮气,降低圈舍湿度,但要注意控制尘埃飞扬。

1.2 通风换气

1.2.1 以保温为基础,适时通风换气冬季鸡舍要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以保证鸡舍内空气的新鲜。密闭式鸡舍可以根据舍内空气的混浊、舍内温度变化进行定时的开关风机。在舍内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在保温的基础上,应以满足鸡只的最小呼吸量来确定风机的开启个数。在冬季鸡舍保温的过程中,应考虑到鸡舍空气质量及通风换气。种鸡舍要求氨气不超过20ppm,二氧化碳小于0.15%,硫化氢小于6.6ppm。

1.2.2 谨防贼风吹袭冬季蛋鸡管理中还要注意直接吹到鸡身上的“贼风”,避免鸡只受到寒冷的刺激。

舍内的贼风一般来自门、湿帘、风机、粪沟等缝隙,局部风速可达到5~6m/s,必须堵严,避免这些缝隙成为病毒的侵入口。

鸡舍前后门悬挂棉门帘;天气转冷后,在鸡舍外侧将湿帘用彩条布和塑料布缝合遮挡, 以免冷空气来临对鸡群造成冷应激;对于中等规模化的鸡舍,冬季最多能用到2个风机,所以对冬季开启不了的风机,用专用的风机罩罩住外部,以堵塞漏洞;粪沟是很多管理者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尤其是鸡舍的横向粪沟出粪口,若不及时堵严,易形成“倒灌风”影响通风效果,建议在出粪口安装插板,并及时堵严插板缝隙。

1.2.3 正确协调保温与通风的矛盾 冬季容易出现的管理失误是只注意鸡舍的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这是冬季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又一主要原因。由于通风换气不足,很有可能造成舍内氨气浓度过大,空气中的尘埃过多,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寒流的袭击、鸡的感冒会使这种情况变得更为严重。所以在冬季的管理中, 一定要保持鸡舍内有比较稳定的适宜温度,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鸡舍的结构和通风方式将直接决定鸡舍的通风效果。对此,饲养员应根据鸡舍的结构和外界的天气变化,灵活调整进风口大小。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增加通风小窗开启角度,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通风小窗打开的角度,以不直接吹到鸡体上为宜。安装风机的规模化鸡场,为使舍内污浊有害空气能迅速换成新鲜空气,应该每隔1~2h开几分钟风机,或大敞门窗2~3min,待舍内换上清洁新鲜的空气后再关上门窗。

1.3 加强光照管理

1.3.1 补充光照 对于开放式鸡舍,冬季自然光照时间较短,导致光照不足,出现产蛋率下降,所以针对这样的鸡舍冬季要进行人工补充光照,以刺激蛋鸡多产蛋。补充光照的方法有早晨补、晚上补、早晚各补三种,保证光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6h。比较理想的补光方法是早晨补充光照,这样更符合鸡的生理特点,且每天产蛋时间可以提前。人工补充光照时还要注意一定要做到准时开关灯,不能忽早忽晚或间断,最好使用定时器。不管怎样调整光照在每次开、关灯时都要逐步由暗到亮,由亮到暗,给鸡一个适应过程,防止鸡群产生应激。

1.3.2 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适宜的光照强度利于鸡群的正常生产, 产蛋期光照强度以10lJX为宜,应该注意的是,光照强度应在鸡头部的高度测定,也就是鸡的眼睛能感受到光的强度。光照强度也可估算: 即每平方米3~5W 的白炽灯泡(有灯罩),灯泡要经常擦拭,保持灯泡清洁,确保光照强度均匀。

1.4 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落实到位鸡舍内环境消毒(带鸡消毒)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可以降低舍内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坚持鸡舍带鸡消毒制度,一般在气温较高的中午、下午进行消毒,消毒时要面面俱到,以形成雾状均匀落在笼具、鸡体表面。在带鸡消毒时不留死角,尤其是进风口处和鸡舍后部应作为消毒重点。

1.5 合理调整鸡群,确保鸡群整齐度冬季舍内气温低, 合理进行鸡只分群是确保鸡群整齐度的关键。在日常视察鸡群过程中,将体格弱小的鸡群调整到鸡舍前侧单独饲养; 调整每个笼内的鸡只为4只,并且鸡群健康程度相同。调群工作的有效实施,能保证鸡群的适宜密度,较高的整齐度。

2 春季蛋鸡的饲养管理

蛋鸡在一个产蛋周期(19~72周龄)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其产蛋高峰所处的季节,一般立春前后上产蛋高峰的鸡群比立夏前后上高峰的鸡群平均饲养Et产蛋数要多5~8枚。春季气温开始回升,鸡的生理机能日益旺盛,各种病菌易繁殖并侵害鸡体。因此,必须注意鸡的防疫和保健工作。

2.1 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的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 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适合鸡群产蛋需要,当鸡舍温度上升至15℃时,产蛋高峰期(23~40周龄)、中期(4l~55周龄)和后期(56~72周龄)鸡群产蛋均有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温度升高,鸡群的采食量会降低。因此,饲养管理者要

认真做好鸡群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必须保证供给鸡群优质、营养均衡、新鲜充足的饲料,尤其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必须让鸡吃饱、吃好,维持

体能,以缓解产蛋对鸡体造成的消耗,为夏季做好储备;保证水质、水源的绝对安全,并保障鸡群充足的饮水,以免影响产蛋性能的发挥。

2.2 关注温度对鸡群产蛋的影响,正确处理保温和通风的矛盾 由于绝大多数产蛋鸡舍没有供暖设施,鸡舍的热源主要来自于鸡群自身所产生的热量。鸡舍要保持在13~18c【=的产蛋温度范围内,昼夜温差不可超过3℃ ,每小时不超过0.5cC,鸡笼上下层、鸡舍前中后的温差不超过l℃ 。鸡舍一般采取最小通风模式(采取间歇通风模式,风机开启时间为9.6h)。特别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调整风机开关数量及通风口的大小,达到既满足换气的需要,又实现调节温度的目的。

春季昼夜温差大,尤其是“倒春寒”现象,导致外界温度变化剧烈,极容易造成鸡群产蛋的不稳定,鸡群产蛋率一周波动范围达到2%~3% ,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遇到倒寒天气时,管理上要以换气为主,通风为辅,减少温度的波动,及时上调风机的控制温度,减少风机的工作频率,通过凋整小窗的大小来减少进风量,保证温度平稳、适宜,减少温度波动造成的应激;遇到大风或沙尘天气时,进风量与风速是主要的控制点,应合理控制小窗开启的距离、数量,以减少进风量,减缓风速,防止贼风奇袭和减少粉尘。

2.3 关注产蛋鸡群抗体消长规律,做好免疫、消毒工作 春季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加快,尤其是养鸡多年的场区,极易爆发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疾病,对产蛋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因此,春季应关注产蛋鸡群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新城疫、禽流感等病毒病抗体的消长规律,适时补免,以维持产蛋的稳定。

2.3.1 保证均匀有效的抗体 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免疫程序,并且坚持保质地完成免疫,特别是禽流感和新城疫。由于春季是禽流感和

新城疫的高发季节,建议新城疫免疫每两个月气雾免疫一次(可以新城疫一传支二联苗与新城疫La Sota系交替使用); 流感免疫四个月注射免疫一次,并随时关注抗体变化。

加大抗体监测频率,在外界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可以一个月监测1次,如果外界环境不稳定,并且本场自身免疫程序不是很完善,则有必要每半个月监测1次。新城疫、传支、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抗体水平必须长期跟踪、时时关注。如遇到抗体变化异常,周围情况不稳定或有疫情发生时,要及时地采取隔离封锁、适时加免、全群紧急免疫等措施,以增加抗体水平,提高鸡群免疫力。

注意春季疾病的非典型症状出现。例如非典型新城疫主要发生于免疫鸡群和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当雏鸡和育成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时,往往常见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安静时可听见鸡群发出明显的呼噜声,病程稍长的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头颈歪斜、站立不稳,如观星状。病鸡食欲减退,排黄绿色稀便。成年鸡因为接种过几次疫苗,对新城疫有一定抵抗力,所以一般只表现明显的产蛋下降,幅度为10%~30% ,半个月后开始逐渐回升,直至2-3个月才能恢复正常。在产蛋率下降同时,软壳蛋增多,蛋壳褪色,蛋品质下降,合格率降低。

2.3.2 控制微生物滋生,把握内外环境的消毒一些养殖场户为避免春季不稳定因素给鸡群带来的疾病困扰,则选择了减少通风、注意保温的方法。

成就未来恰恰由于这样,就导致了鸡舍内有害气体超标以及病原微生物大量滋生,给鸡群带来了更大的危害。要养成白天勤开窗、夜间勤关窗、平时勤观察温度的习惯。当上午太阳出来,气温上升时,可将通风小窗或者棚布适当打开, 以保证舍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而当傍晚气温下降时,再将小窗等通风设施关闭好,以保证夜间舍内温度。

同时做好舍内外环境以及饮水管线的消毒工作,尽可能降低有害物质含量。内环境消毒时.要选择对鸡只刺激性小的消毒药进行带鸡消毒。可每天带鸡消毒1次;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要保证每周3次的带鸡消毒;消毒药可选择戊二醛类或季铵盐类。外环境消毒时,可适当选择对病毒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药,例如火碱或碘制剂;在消毒过程中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消毒药交替使用,这样可有效避免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要定期对饮水管线进行消毒,可每周消毒1次或每半月消毒1次,消毒药可选用高锰酸钾,消毒药的浓度一定要准确。

2.3.3 适时预防投药 此时期根据鸡群状况可以采取预防性投药,特别是各种应激发生前后(如转群、免疫、天气发生急剧变化)应及时给予多维和抗生素的补充。尤其鸡群人工输精以后应当根据其输卵管状况、产蛋情况,适时的对输卵管进行预防性投药,防止输卵管炎的发生。

2.4 关注硬件设施对鸡群产蛋的影响 为了保证鸡群的产蛋性能在春季得到更好的发挥,要关注硬件设施设备的改进, 以减少应激因素对鸡群的影响。

春季对鸡群的应激因素主要有:昼夜温差大、倒春寒、日照时问长(对开放、半开放鸡舍的影响大)和条件性疾病的发生率高等几个方面。而这些因素的消除无不取决于鸡舍的硬件设施。春季是鸡群大肠杆菌病、呼吸道等条件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改善饲养管理条件、提高鸡舍卫生水平、做好换季时的通风管理,是降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尤其是鸡舍硬件设施改进后,可以使通风更加科学合理,鸡群生存的环境更加舒适,卫生条件得以改善,降低了条件性疾病的发生几率,进而将季节因素对鸡群生产性能的影响降至最小。

 
400-061-5551
leader@cnleader.cn
0311-66035516
石家庄赞皇五马山工业区
友情链接: 鸡病专业网   |   35941兽药网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华中兽医网   |   中国兽药114   |   中国禽病网   |   猪e网|猪易网|养猪网
Copyingright © 2012 版权所有 利德尔(河北)药业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