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利德尔(河北)药业官网!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新闻纪实 > 行情如过山车,我们该相信谁?
行情如过山车,我们该相信谁?
时间:2017/6/23 9:29:51 浏览:4799次

   

    2017这个鸡年,对于蛋鸡养殖户来说可真是不寻常的年份,养了20年鸡的   养殖户都说没见过这样的行情。15月份蛋价冰点运行,持续在1.72.2元徘徊,把广大养殖户折腾的遍体鳞伤,大呼“伤不起”!半年的煎熬让蛋鸡养殖业经历了浴火重生的蜕变,在前赴后继的养殖户倒下(这其中也不乏跑路甚至自杀的)后,终于迎来了光明,而且还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兴奋:进入6月份以来,在沉寂了半年之后的蛋价一怒冲天,半月之内大涨50%以上,个别地区大有冲4元之势!那么是什么让之前的那个"倒霉蛋"变成现在的这个“火箭蛋"的呢?这个“火箭蛋"还能蹿多高?在这过山车般的行情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决择?

 

    处于寒冬行情中的养殖户们(尤其是中小规模养殖场)手足无措,六神无主,迷失了方向,信息的不对称就像一块黑色的头套紧紧蒙住了他们的眼睛,日益亏损的压力像一把沉重的枷锁禁锢着他们,一个个急病乱投医。而这时五花八门的信息扑面而来,人人都成了专家,饲料厂、兽药厂、鸡苗场、疫苗厂、信息平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唯恐天下不乱,信口开河、危言耸听,为了各自的利益,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为了点击率,找一些无从考证的信息混淆视听。养殖户朋友真正需要的“权威”信息却变成了这些人的“口水”战。而这时真正该为行业做调控引导的政府监管部门却不知道在哪里!一些不辨真伪的信息驾驭着互联网的翅膀就像一场瘟疫一样在每个人的手机上肆意蔓延。

 

纵观这些满天飞的所谓影响行情的信息不外乎以下几种,按照这些说法似乎行业永无出头之日:

“产能过盛”说:为了证明行情低迷就是存栏量和供求关系所致,各自数据都出现过,14亿、15亿,甚至有人说18亿……然而,行情突然转暖,不知道如何做到在半月之内让多余的产能突然消失的!

 

“禽流感”说:禽流感导致消费低迷,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谣言四起,谈禽色变,让本身就处于冰点的蛋价雪上加霜,但是,多数被传的貌似真实的禽流感结果却被证实子虚乌有,甚至造谣者被抓。

 

“资本介入”说:期货和大资本的介入导致蛋价低迷,说什么马云和柳传志等都涉足养鸡行业,说是资本控制蛋价行情,屯货不出,无稽之谈。更有甚者,说美国资本在控制中国蛋鸡行情,要颠覆中国养殖业,一个养鸡的关心的事还真不少!

 

“政策导向”说:关心政策没有错,可把一些遥不可及的事全冠以行情低迷的罪名就不可理喻了,内蒙古千万蛋鸡场和广东300万鸡场还只是规划建设阶段,都被列为影响行情的因素。这只能是让养殖户弱不禁风的承受心理更不堪一击。

 

所有这些在行情转暖后就都无人理会,或者会让那些口吐莲花的大师们话锋一转说成行情转暖的理由,例如:半年淘鸡XXX,市场供求发生变化,云云!可是这些数据大多无从考证!行情如过山车,养殖户们纷纷跟风上鸡,半个月里鸡蛋从一块七八涨到三块五六,还有上涨势头,蛋鸡鸡苗从1.8元涨到3.6元,而且据说明年10月份之前的鸡苗全部定出。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面对飞涨的蛋价,网上又出现了“阴谋论”的论调。也有人说中国农村不会消失,农民就不会消失,小规模养殖场也就不会消失等等……

 

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不要说是农民,就算那些所谓的专家也被搞得云里雾里,摸不清头脑。行情变暖,我们又无从抉择,面对错综复杂的各种信息,我们如何擦亮眼睛,我们到底该相信谁?我的回答是:相信自己!

 

行情猛然转暧,一场恶仗告以段落,然而在近半年的挣扎中,却倒下了无数个养殖1020年的养殖业老手。其实,打败自己的不是行情,而是自己!在行情同样不好的时候,有的人在怨天忧人,愁眉苦脸,垂头丧气,无心顾及管理鸡只,天天只想着赔了多少钱。一心只关注那些无聊的网站每天发的行情报价,人云亦云,甚至养了三百多天的鸡都纷纷淘掉。谁都无法左右行情,在行情低迷的时候,能做的只有做好养殖管理,想办法降低成本,让鸡多产蛋,减少因行情产生的损失,坚定信心,行情一定会转好。我见过一大姐,50多岁了,养鸡30多年,早年和老公离婚,带着三个孩子,做过乳腺癌手术,养4万青年鸡还有2万多下蛋鸡,大姐非常乐观,性格坚毅,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总是积极面对,就在上个月还在扩建鸡棚。大姐经常对我说,我坚持了一辈子的行业不会轻易放弃,再说了,如果我倒下了,我的孩子们谁来管,相信行情一定会回来!

 

半年的寒冬让我们广大养殖户们饱受煎熬,甚至有的直接淘鸡解脱,大呼老天不公,鸡不逢时。其实超过10年以上的养殖户都知道,这是行业规律,受供需关系、政策等因素影响,行情见谷见峰都很正常。14年的时候,是个傻子养鸡都会赚的盆满钵满,那时候也没见谁感谢老天公平,给我们送来了赚钱的机遇,倒是可见满大街开着宝马奔驰的养鸡户!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搞养殖必须有规划性、计划性,行情好的时候赚到的钱应该留足发展基金,而不是一味的挥霍,钱就像是大风刮来的一样,到处炫耀自己是暴发户,典型的小农经济。而行情一旦下滑,一点应对能力都没有,只能随波逐流,让市场自然淘汰。

 

虽说规模化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甚至也有人危言耸听地夸大到会占据整个行业的多少多少,然而,占据中国养殖行业数量绝对优势的广大养殖户依然是农民,这一现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以一个养殖蛋鸡一万只以上的养殖户为例,投入资金都在数十万元,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几乎就是倾其所有了,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家庭养殖场来说,只能当成一个事业来干,而不会因行情的变化而随意改变。然而蛋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的方向是不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情好的时候充分积累资金,改善养殖条件,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做好和那些高端养殖场抗衡的准备。“中国的农村不会消失,农民就不会消失,小规模养殖场也就不会消失”这句话或许是对的,但不会消失的是行业,如果没有与进俱进,那么,下一个成为行业发展征途中炮灰的或许就会是你。

 

    当前,又到了一个值得冷静思考的关键时刻,猛然上涨的行情和持续冷酷的价格一样让人琢磨不定,在纷乱复杂的信息面前,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雾里看花,要坚定自己的信心,持续发展,做好规划,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不管风云如何变幻,相信自己,方可永远立于行业的不败之地!

                                                武振宇  供 稿

                                               石家庄利德尔药业

 
400-061-5551
leader@cnleader.cn
0311-66035516
石家庄赞皇五马山工业区
友情链接: 鸡病专业网   |   35941兽药网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华中兽医网   |   中国兽药114   |   中国禽病网   |   猪e网|猪易网|养猪网
Copyingright © 2012 版权所有 利德尔(河北)药业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