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利德尔(河北)药业官网! 登录   |  注册   | 
 
 
首页 > 疾病防治 >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案
猪增生性回肠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案
时间:2021/1/14 16:20:24 浏览:3957次

猪增生性回肠炎是集约化猪场的一种常见病,目前我国对该病尚未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然而近年来,可能受环境污染、气候变化、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高、转换饲料、转栏等应激,及抗生素类添加剂使用不当等因素影响,世界各地对该病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报道逐渐增多,我国大约有15%左右的猪场发生该病。

  猪增生性回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增生性肠病、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猪肠腺瘤等,病原为细胞内劳森菌,是革兰氏阴性菌(用药需有针对性)。该菌主要感染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偶见保育猪和成年公、母猪,侵害其回肠黏膜,使回肠内层黏膜增厚。
  该病常见慢性型,病猪精神低迷,食欲下降,消瘦,被毛粗乱,间歇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或呈糊状或水样,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皮肤苍白,轻者一个月后可康复,重者成僵猪。有的急性发病猪会突然拉血色水样粪便,后转为黑色柏油样稀粪,继而皮肤苍白,有的会突然死亡。剖检病猪主见小肠末端 50厘米和结肠螺旋的上三分之一处肠壁增厚,呈分枝状皱褶,表面湿润而有黏液,肠管变粗,浆膜下和肠系膜水肿。  该病诊断需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组织病理学检查。须与猪痢疾(猪密螺旋体)、猪沙门氏菌病、肠出血综合征相区别。
生产实践中出现该病时常治疗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诊断错误,常被误诊为猪痢疾,用乙酰甲喹治疗。

 2.消毒不严格和消毒剂选择不合理,因为细胞内劳森菌对一般的消毒剂有抵抗力,但对季铵盐和含碘消毒剂敏感。
  
3.药物使用不当,该菌属革兰氏阴性菌,若选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的窄谱药物如青霉素,或选用耐药性较强的药物,效果均甚微,同时因病猪采食量下降,用药量未考虑足够,也影响治疗。

 4.治疗时间过迟,发病后期肠黏膜已严重损伤,再治疗效果亦不理想。
  
5.治疗时只顾杀细菌,无考虑辅助治疗方案。

 6.只治疗有症状猪,不兼顾潜在感染猪。
鉴于该病的特点和结合这些年的治疗体会,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效果还是可见的,首选敏感长效药物,对发病猪肌注盐酸头孢噻呋,每隔3天注射一次,连用3次。对拉血便的,再肌注一针补血针;

 2.对发病的同栏或全群猪同时用敏感抗生素拌料,泰妙菌素或替米考星,用量要足够;

 3.积极补充全面的液体维生素、肠益舒,对修复肠道黏膜,促进食欲,调节肠菌平衡,恢复健康有很大帮助。
(资料来源:养猪与猪病防治服务热线)
 
400-061-5551
leader@cnleader.cn
0311-66035516
石家庄赞皇五马山工业区
友情链接: 鸡病专业网   |   35941兽药网   |   中国兽药信息网   |   中华中兽医网   |   中国兽药114   |   中国禽病网   |   猪e网|猪易网|养猪网
Copyingright © 2012 版权所有 利德尔(河北)药业
免责声明:网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73号-1